Please wait a minute...
自然科学史研究  2019, Vol. 38 Issue (4): 440-453    
论文     
五星是历:星曜行度文献源流考
赵江红
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杭州 310028
Planets and Calendars: A Study on Ephemerides
ZHAO Jianghong
Research Institute for Ancient Books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28, China
 全文: PDF(1662 KB)  
摘要: 星曜行度文献是指应生辰占星术之需而兴起的记录行星位置的星历表。早期成书的《立成历》、《百中经》皆已亡佚,但经考证,明清时期流行的《七政台历》、《七政经纬躔度时宪历》等与早期星曜行度文献具有传承关系。特别是《七政台历》,内容、体例都与《百中经》相同,是《百中经》的续修本。从唐至清,可以看到该类文献编写及使用的连续性。
关键词: 星曜行度《立成历》《百中经》《七政台历》《七政躔度历》    
Abstract: Ephemeres record the position of planets, an activity that arose in response to the needs of birth day astrology. The early works Licheng Calendar and Baizhong Jing on the topic are now lost. However, textual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popular books Qizheng Taili and Qizheng Jingwei Shixianshu of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have preserved some connections with early documents on planetary movements. In particular, the content and style of the Qizheng Taili are the same as the Baizhong Jing, which is a continuation of the Baizhong J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development of astrology, we can sort out the connections between these documents.
Key words: planets' position    Licheng Calendar    Baizhong Jing    Qizheng Taili    Qizheng Chandu Calendar
收稿日期: 2019-04-03 出版日期: 2022-06-18
ZTFLH:  N092  
基金资助: 浙江大学博士研究生学术新星培养计划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19002);2019年浙江大学人文社科专业博士生境外交流基金
作者简介: 赵江红,女,1992年生,浙江东阳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古代星命文献、礼俗文化。
服务  
把本文推荐给朋友
加入引用管理器
E-mail Alert
RSS
作者相关文章  
赵江红

引用本文:

赵江红. 五星是历:星曜行度文献源流考[J]. 自然科学史研究, 2019, 38(4): 440-453.

ZHAO Jianghong. Planets and Calendars: A Study on Ephemerides. Studies in the History of Natural Sciences, 2019, 38(4): 440-453.

链接本文:

http://www.shns.ac.cn/CN/        http://www.shns.ac.cn/CN/Y2019/V38/I4/440

1 韦兵. 宋元士大夫与星命、星命术士[J]. 学术月刊, 2017,(3): 150~161.
2 韦兵. 十二宫值十一曜论命: 宋元时代的星命术[J]. 世界宗教文化, 2017,(4): 142~149.
3 王晓清. 谣谶·日者·颍上香军——晚元民变之社会情状的新阐释[C]//梁家贵. 皖北文化研究集刊. 第3辑. 合肥: 黄山书社, 2012. 81.
4 吴岩. 清代历书研究[M]//古典文献研究辑刊. 第20编. 第13册. 新北市: 花木兰文化出版社, 2015. 37.
5 张健. 授时大统历法五星推步的精度研究[J]. 天文学报, 2008,(2): 207~215.
6 王应麟. 困学纪闻注[M]. 翁元圻, 辑注. 卷9. 北京: 中华书局, 2016. 1244.
7 薛居正. 旧五代史[M]. 卷140. 北京: 中华书局, 1976. 1866.
8 王士点, 商企翁. 秘书监志[M]. 高荣盛, 点校. 杭州: 浙江古籍出版社, 1992. 118.
9 钮卫星. 汉译佛经中所见数理天文学及其渊源——以《七曜攘灾诀》天文表为中心[D]. 上海: 中国社科院上海天文台, 1993.
10 陈振孙. 直斋书录解题[M]. 卷12.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7. 373.
11 曾枣庄. 宋代序跋全编[M]. 济南: 齐鲁书社, 2015.
12 钮卫星. 敦煌遗书开宝七年星命书(P. 4071)中的十一曜行度及相关问题研究[J]. 自然科学史研究, 2015,(4): 411~424.
13 杨万里. 杨万里集笺校·送谈星辰吴山人[M]. 辛更儒, 笺校. 卷2. 北京: 中华书局, 2007. 132.
14 袁天罡. 五星三命大全[M]. 卷1. 明书林种德堂熊冲宇刻本.
15 彭向前. 几件黑水城出土残历日新考[J]. 中国科技史杂志, 2015,(2): 182~190.
16 彭向前. 俄藏西夏历日文献整理研究[M].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8. 54.
17 李约瑟. 中国科学技术史[M]. 第4卷. 天学第1分册.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0. 475.
18 李修生. 全元文·赵文·一·刘肖岩观星序[M]. 卷331. 南京: 凤凰出版社, 1998. 46.
19 晁公武. 郡斋读书志校证[M]. 孙猛, 校. 卷13.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0. 608.
20 张世南. 游宦纪闻[M]. 卷1. 北京: 中华书局, 1981. 1.
21 王立兴. 关于民间小历[C]//科技史文集.第10辑.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3. 59.
22 万斯同. 明史[M]. 卷135. 北京图书馆藏清抄本.
23 永瑢, 等. 四库全书总目·子部二十一·术数类存目二·命书相书[M]. 卷111. 北京: 中华书局, 1956. 947.
24 李圭景. 五洲衍文长笺散稿[M]. 首尔:明文堂,1982.
25 王亻舆. 思轩文集[M]. 卷20. 明弘治七年刻本.
26 刘韶军. 神秘的星象——冥冥天机的千古追求[M]. 南宁: 广西人民出版社, 2004. 166.
27 陶宗仪. 南村辍耕录[M]. 卷29//四部丛刊·三编·子部. 上海: 上海中华书局, 1936. 90~91.
28 万民英. 星学大成[M]. 《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9 儒门崇理折衷堪舆完孝录[M]. 卷2. 《万历续道藏》本.
30 周玄暐. 泾林续记[M]. 卷4//续修四库全书·子部. 第1124册.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 205.
31 张廷玉, 等. 明史[M]. 卷31. 北京: 中华书局, 1974.
32 孙能传, 张萱. 内阁藏书目录[M]. 卷7. 清虞山钱氏述古堂本.
33 杨士奇, 等. 文渊阁书目[M]. 卷1. 上海: 商务印书馆, 1937. 9~10.
34 薄树人. 中国科学技术典籍通汇·天文卷[M]. 第1分册. 郑州: 河南教育出版社, 1993. 707~708.
35 南炳文, 汤纲. 明史[M]. 下.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4. 1065.
36 托津, 等. 钦定大清会典[M]. (嘉庆朝)卷62. 嘉庆二十五年武英殿刻本.

[1] 邹大海. 中国上古时代数学门类均输新探[J]. 自然科学史研究, 2020, 39(4): 395-424.
[2] 刘思亮. 磔狗与逐疫——先秦时代的防疫记忆[J]. 自然科学史研究, 2020, 39(4): 425-438.
[3] 杨欢. 秦始皇陵出土青铜马车活性连接工艺研究[J]. 自然科学史研究, 2020, 39(4): 439-452.
[4] 周默轩. 论秦始皇陵铜马车系驾构件中靷的结构和作用[J]. 自然科学史研究, 2020, 39(4): 453-466.
[5] 杜新豪. 宿麦抑或旋麦:关于汉代以前冬、春小麦种植的述评[J]. 自然科学史研究, 2020, 39(4): 467-475.
[6] 邵华. 从知识转型与本土化的角度看《中国树木分类学》与近代林学的早期发展[J]. 自然科学史研究, 2020, 39(4): 491-503.
[7] 孙烈. 研究集集体 学术日日新——回顾与总结“科技史重大项目的筹划与实施”(代编者按)[J]. 自然科学史研究, 2020, 39(增刊): 1-5.
[8] 戴念祖. 《中国科学技术史》大书的筹划与编纂[J]. 自然科学史研究, 2020, 39(增刊): 6-10.
[9] 黄兴. 《中国科学技术史》的编纂与编委会[J]. 自然科学史研究, 2020, 39(增刊): 11-20.
[10] 戴吾三. 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的集大成之作——《中国科学技术史》丛书评介兼与李约瑟之SCC比较*[J]. 自然科学史研究, 2020, 39(增刊): 21-28.
[11] 华觉明. 《中国传统工艺全集》的筹划与实施[J]. 自然科学史研究, 2020, 39(增刊): 31-40.
[12] 长北, 白云燕, 沈之娴, 吴丹彤, 李劲松, 邱耿钰, 潘妙. 《中国传统工艺全集》——匠心之作*[J]. 自然科学史研究, 2020, 39(增刊): 41-46.
[13] 张柏春. “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综合研究”项目的筹划与实施[J]. 自然科学史研究, 2020, 39(增刊): 47-63.
[14] 郭书春, 高峰. 《中华大典·数学典》编纂漫谈[J]. 自然科学史研究, 2020, 39(增刊): 82-106.
[15] 李兆华. 清代算家的勾股恒等式证明与应用述略[J]. 自然科学史研究, 2020, 39(3): 269-287.